百度 四千年的历史中,中华书法变化多端,难以穷尽,我们大体可以按照去理解这一博大精深的艺术。

央广网西安8月1日消息(记者陈锵)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与去年中国-中亚峰会的历史机遇叠加作用下,西安市开放型经济正呈现强劲动能。记者从7月31日举行的西安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情况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2025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358.16亿元,同比增长5.5%;进出口总值实现2300亿元,同比增长12.6%,开放引擎为这座古都注入澎湃活力。

西安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(央广网发 王旭东 摄)

顶层设计锚定开放坐标

西安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凯介绍,西安市将开放指标深度融入“十四五”规划体系,在31项核心指标中设置4项对外开放指标。建立目标导向与过程管控相统一的工作推进机制,成立专项推进组推进落实。

今年,西安市“深化六个改革”开放领域452项重点任务已完成203项,全国首列低碳绿色班列首发开行、中国—哈萨克斯坦传统医学中心新址开诊等成果成为西安开放新亮点。

产业根基筑牢开放底气

重大项目支撑起外向型产业筋骨。上半年,西安市314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50.6%,三星、采埃孚、美光科技投资加码,中粮可口可乐、依必安派特、百事新项目开工建设,15个超亿美元以上外商投资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.05亿美元。

“外贸新三样”增长明显。西安市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6.1%,电动载人汽车、锂电池、太阳能电池出口增长38.9%,其中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增长1.1倍。全市加快推进“双中心”建设,上半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5.0%,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2.6%。

持续打造西安历史文化名片。上半年,西安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.6亿人次,增长6.02%。其中,入境游客34.14万人次,增长55.45%。

平台枢纽打开开放维度

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,西安近年来积极融入“一带一路”大格局,加快提升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、西安国际航空枢纽服务能级。2024年,中欧班列(西安)开行4985列,增长25.1%,运送货物总重562.8万吨,增长21.1%,开行量、货运量、重箱率等核心指标保持全国领先。

中国·西安哈萨克斯坦码头建成投运,中国-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(西安—阿拉木图段)顺利首发,中欧班列经济圈建设迈出坚实步伐。

加快推进 “空中丝绸之路”建设。2024年,西安咸阳机场运送旅客4703万人次,增长13.7%,其中,国际旅客132.2万人次;实现货邮吞吐量29.05万吨,增长9.3%,其中,国际货邮3.58万吨。

立体交通织密开放网络

西安市加快实施都市圈城际通勤效率提升工程、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示范工程、国家物流枢纽建设,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建成投运,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全部建成后,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300万人次、货邮吞吐量100万吨的需求。

西延高铁将于今年12月底建成投运、西十高铁将于2026年7月建成投运。草堂工业区铁路货运专用线等项目陆续开工建设。地铁15号线上半年已完成全年投资计划82.73%。上半年,西安市客运量达到8898.13万人次,货运量达到1.44亿吨。

全域开放重构产业版图

推进全域开放,西安市划定44个产业片区和工业用地控制线,保障产业发展空间。西安科技馆、雁塔宜家荟聚、周至水街都已成为开放发展的新名片。

开发区对外开放“排头兵”作用发挥。阎良区(航空基地)、长安区(航天基地)实现“区政合一”改革。西安高新区与周至县合作共建集贤产业园。将区县级管理的21个开发区优化整合为13个。今年上半年,全市主要开发区GDP合计增速6.4%,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0.9%。

营商环境培厚开放沃土

西安市先后出台大飞机、半导体及光子、乘用车与智能网联等7条产业链能力提升实施方案和支持外贸发展政策措施。创新推动“数字+招投标”改革,全国首创智慧移动交易、全面推行合同网签、电子营业执照扫码认证,常态化实施远程异地评标、开展“暗标盲评”、探索席位分散制评标,节约交易成本约2亿元。

推出关中平原城市群第三批政务服务“跨省通办”事项80项,累计达到119项。2024年,西安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96家,实际使用外资53.52亿元。

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

中欧班列再启新篇。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总调度长马骏介绍,集团新增每日1列跨里海南通道班列线路,国内往返运行线达到23条,西安浐灞国际港已成为全国第一个拥有3束6线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。创新开行全国首趟中欧班列铁路物流金融服务专列,提供3.3亿元“运费贷+信用证”物流金融服务,解决中小型外贸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。

空中丝路同步发力。西部机场集团数据显示,今年以来,西安机场累计新开及恢复国际客运航线达58条,实了中亚五国八城全覆盖。目前在营全货运航线15条,在营国际全货航线达12条。截至7月25日,西安机场保障国际货邮3.6万吨,同比增长139%。

“我们将高标准办好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。高水平办好2026年第22届亚洲航线发展大会。”王凯表示,西安将聚力建设中亚和跨里海线路的全国集结中心,加快构建“物流+贸易+金融+产业”协同发展的中欧班列经济圈,提升“空中丝绸之路”建设质效,为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蓄势聚能。

编辑:刘昱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长按二维码
关注精彩内容